您好,欢迎访问纳溪区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首页>>纳爱之声
纳爱之声
永不凋谢的康乃馨—— “纳爱”团队工作掠影
时间:2014-07-07  作者:  新闻来源: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检察院 【字号: | |

 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检察院青少年阳光成长“纳爱”基地(下称“纳爱”基地)内,有一个花瓶。花瓶中,插有一束红黄紫相间、永不凋谢的康乃馨。

  因交友不慎,16岁少女严歌(化名)成为一起盗窃案帮助犯。本着教育感化挽救原则,纳溪区检察院最终对严歌作出微罪不起诉处理,并积极联系学校,让她重返校园。重返校园前夕,严歌花了三天时间,用纸亲手折了这12支康乃馨,插到“纳爱”基地的花瓶中。

  严歌的经历,并非个案。2010年起,纳溪区检察院未检科共帮助6名不捕不诉未成年人回归校园,30名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。这一切,和该院打造的一支 “纳爱”团队密切相关。

  应势而为 “纳爱”团队负重而生

  2011年初,四川省民调队曾通过电话问卷的方式,调查纳溪区居民对社会治安的看法以及反映。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,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竟不是传统的“黄、赌、毒”问题。青少年犯罪问题被摆在了首位。

  数据统计印证了居民的这种担心。最近3年,纳溪辖区内未成年犯罪人数按照年均1.4倍的速度快速增长。未成年人再犯罪率高达14%。尖锐数据,还有“这也是犯罪?”诸如此类稚嫩无知的言语,狠狠地刺痛了未检干警最敏感的神经,在这一背景之下, “纳爱”团队应运而生了。

  纳溪区检察院检察长胡运汉介绍,狭义的“纳爱”团队是一股绳,这群平均年龄不满28周岁的未检干警,他们都具备一定的办案经验、善于与未成年人沟通交流,其中3名干警曾经还有从教的经历,最关键是在他们小小身躯里,有一颗博爱之心,把失足未成年人拉回正轨。而广义的“纳爱”团队是一张网,秉承“纳百川、爱无疆、扬法治、助成长”理念,以“纳爱”基地,这个集“捕、诉、监、防、教”为一体的未检科标准化工作区为载体,吸纳政府部门、群团组织、学校企业、志愿团队等各界力量,开展未成年人预防帮教工作,让失足未成年人重新进入生活正轨、回归社会,让未成年人被害人得到系统的社会救助、司法救助,让所有未成年人远离犯罪、远离危险,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网。

  齐心协力 “纳爱”团队枝繁叶茂

  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。

  2010年,纳溪区检察院与区团委、学校、街道联系,在泸州化工职业技术中学、江南职业学校、永宁街道办事处试点建立“检团阳光联络站”。2011年10月,该院成立了泸州市检察系统首个未成年人检察科(下称“未检科”)。

  在此试点基础上,2012年底,该院未检科在全区34所中小学校全面铺开“检团阳光联络站”建设。同时在敬老院、特殊教育学校建立起8个定点志愿帮扶基地,专司未成年人预防帮教工作。2013年5月,历经多年探索,“纳爱”基地终于落成,“纳爱”帮教平台雏形初具。

  今年,为打破检察机关势单力孤开展特殊未成年人预防帮教工作局面,该院未检科更是将关工委、妇联、教育局乃至社会企业等力量,悉数纳入“纳爱”基地平台,辐射“检团阳光联络站”、定点志愿服务基地等前沿触角,全力构建未成年人预防帮教网格化全覆盖体系,“纳爱”团队越发壮大。

  “我要坚强,我要快乐,我要敞开心扉!”“纳爱”基地“阳光驿站”(心理咨询室)里传来女孩们的呐喊声。谁也想不到,这是心理专家、未检干警在为曾经遭受性侵伤害的留守女孩们做团队心理辅导。除关注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健康问题外,该院未检科还专门招募了泸州医学院具有心理医生资格的2名心理咨询师和10余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成心理咨询团队,设计专门的《心理测试问卷》,评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性格、个性、行为模式等,对心理缺陷等问题进行引导、矫治,为是否逮捕、起诉工作提供依据。

  目前,该院未检科已实现对41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全面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关怀,长期为1名具有二级心理残疾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。

  也正因如此,纳溪区检察院被评为省、市两级优秀“青少年维权岗”,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未检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,更为可喜的是在2014年,该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被四川省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。

  春风化雨 “纳爱”效应不断彰显

  故事一 从窃贼到女护士

  3月8日,国际妇女节。由于要值班,泸州纳溪区某乡镇卫生院21岁的女护士牟娟(化名)没有休息。一大清早,牟娟就赶到病房,这里有十多个病人等着她照顾。

  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想到,这位身着白大褂,见到每位病人都笑呵呵的白衣天使,曾经还是一名犯罪嫌疑人。

  2009年,16岁的牟娟还是纳溪城区某中职学校护理专业一名学生。一天,牟娟盗窃了舍友银行卡,取走对方卡内现金1400元。审查起诉期间,考虑到若直接对牟娟提起公诉,可能会导致其辍学,甚至再次走上犯罪道路,未检干警利用休息时间,三番两次走访牟娟所在社区和学校收集调查其平时表现情况,发现她仅仅是因为一时贪念而步入歧途。该院综合各方因素,对牟娟作出微罪不起诉决定。此外,未检干警还和教育局、学校积极联系,最终,牟娟得以重返校园。

  2011年,牟娟通过护士资格考试,正式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。

  故事二 “富二代”的爱心实践

  每逢节假日,纳溪区特殊教育学校内,时不时都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。一个打扮很潮的大男孩,拿起学校的扫把,默默地打扫卫生。这个男孩,名叫王林。除了学校老师对他连连夸奖外,父母更是为他的转变格外欣慰。

  王林的父母都在做生意,家境较为殷实。由于是家里的小儿子,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。这样的家庭背景,也养成了王林唯我独尊、好逸恶劳的叛逆性格。初中肄业后,王林的主要时间,都在网吧中度过。2012年,因为涉嫌盗窃摩托车被纳溪区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。此类未成年人是较为典型的“富二代”性格,父母管教多采取放任自流方式,个人生活习惯急需转变,未检干警对症下药,联系爱心企业帮他找到一份库管工作的同时,量身制作了《附条件不起诉期间行为规范协议》。在接下来的一年考察期内,未检干警定期组织王林到特殊教育学校、敬老院等定点志愿帮扶基地开展义务劳动。

  现在,王林的考察期早已完结。但王林却主动提出,义务劳动不能结束。王林专门给未检干警写信:“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最大,工作后,我才知道什么是社会规则;看见那些聋哑儿童,我才知道什么是幸福。”

  故事三 永不凋谢的康乃馨

  “纳爱”基地内,有一束特殊的花。这是一束永不凋谢的康乃馨。

  由于不慎交友,16岁少女严歌初中肄业后成为一起盗窃案帮助犯。本着教育感化挽救原则,纳溪区检察院最终对严歌作出微罪不起诉处理,并积极联系学校,让她重返校园。考虑到严歌家中实际困难,未检干警还为她争取到了1.2万元阳光助学金。重返校园前夕,严歌花了三天时间,用纸亲手织了12支康乃馨,插到“纳爱”基地的花瓶中。2013年新年,严歌向未检干警寄来成绩单,分享自己弹琴、跳舞课程的学习成果。2014年新年,这个女孩儿已经实习,即将毕业的她不再迷惘,对未来又有了新目标,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。

  为了感染、教育到更多的青少年朋友,该院还专门将严歌的故事拍摄成微电影《太阳雨》,在当地学校和电视台展播,受到青少年朋友们的热烈欢迎。

  现在,每一位进入“纳爱”基地的孩子,未检干警们都会将他们带到这束康乃馨面前,然后向他们讲述有关这束康乃馨的故事。

  “关爱青少年,我们团队就应该像这束康乃馨,永不凋谢!” 胡运汉说。